世博会博物馆(以下简称“世博馆”)自2011年成立至今,已连续赴海外参展4届世博会(2012年韩国丽水、2015年意大利米兰、201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2020年阿联酋迪拜)。作为世博会舞台上唯一的博物馆参展主体,已累计接待了近数百万海外观众,极好地展示了上海城市魅力,同时也为上海传递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趋势,并从世博层面为中外文化交流注入了新元素。
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会将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在大阪梦洲举办,会期184天。世博馆作为国际展览局授权的全球唯一官方博物馆和文献研究中心,将作为参展方如约全程参展本届世博会。
下一站未来
此次世博馆参展展区位于大阪世博会园区的国际组织联合馆中,展览主题为“下一站未来”。
该展览将运用数字技术、互动多媒体、影像实物等展示手段,着力显示世博会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中的变革力与创新力,打造一个围绕世博会主题的数字化展示空间。
其中,展览还将重点展示上海在成功举办了2010世博会之后的发展成果,从基础设施升级、经济产业升级、生态环境升级、城市形象升级等各个方面展示上海城市的更新成就。
此次世博馆展示的重点展项,通过数字化、数据可视化、GIS等手段,着力于打造呈现世博发展脉络的数据库。从建筑、人物、科技、人文和遗产这五方面展现世博会百科全书般的属性,该项目不仅与国内文化机构开展合作,也与全球其它世博会举办城市的文化机构开展联络,其中就得到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皇家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无偿提供了南肯辛顿地块在啊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之后这个区域逾百年的发展规划资料,凸显大型盛会的举办对于城市更新的意义与持久影响。
构建全球首个世博主题数字人文项目,巧妙实现参展展区“小空间大利用”
针对本次参展展区的空间特点,世博馆依托海量数据库,通过数据可视化,融入上海城市宣传内容,构建了全球第一个世博会主题的数字人文项目,以期实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
首个世博主题的数字人文项目
作为此次世博馆展览展示的重点展项,通过数字化、数据可视化、GIS等手段,着力打造的呈现世博会发展脉络的数据库,将从建筑、人物、科技、人文和遗产这五方面充分展现世博会百科全书般的属性。该项目推进过程中,世博馆不仅与国内文化机构展开合作,并同步联络了全球其它世博会举办城市的文化机构。其中,世博馆尤其得到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皇家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无偿提供了该届世博会之后举办地南肯辛顿地块逾百年的发展规划资料,凸显出大型盛会的举办对于城市更新的意义与持久影响。
同时,世博馆还将积极通过迭代更新、一键转换等方式,为园区活动与演播等多种现场运用提供定制化场景,真正做到利用数字手段实现“小空间大利用”!
探索“世博站台”故事线,邀请观众一起出发“下一站未来”
世博馆展览展区以交通枢纽为概念,旨在打造一个以世博会各届主题为“站点”,串联起世博会在不同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充分展现世博会与全球环境、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创新与合作。
通过数字媒体与实物展示相结合,展现世博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多元成就,以及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博会对公众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通过主题演绎、展览展示、活动推广等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致力于关注全球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支持可持续发展倡议。
展览展区整体造型融入了车厢、地铁等设计语言,通过不同的展项将世博会的历史与未来巧妙地串联起来,旨在打造与世博会同行的氛围,希望观众作为“乘客”与世博会共同向未来前进。
始终秉持“在上海,为上海、为中国”的参展策划理念
世博会通常是以国家和国际组织作为参展主体,世博馆将切实把握好进入参展主体行列、在最盛大的国际盛会中历时长达半年的展示机会,放大参展作为传播上海城市魅力的宣传阵地功能,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展示上海城市精神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发展机遇。
世博会园区一直是世界各地游客的集散地,本届大阪世博会预计将有2800万现场观众。世博馆此次参展也将注重发挥“引流”功能,为上海城市加强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形象推广搭建良好平台。
积极推动国际友好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本次世博馆参展展区位于国际组织展览区域,世博馆将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等参展方及主办方的友好互动,因势利导为上海城市拓展国际友好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机会。
本届大阪世博会主题关注生命和可持续发展,将是全球关于未来社会发展思考和实践的集中展示区。世博馆将充分发挥世博会研究机构职能,以参展研究成果反哺上海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多角度策划各类活动讲好上海故事
世博馆将围绕上海城市形象、入境旅游海外宣传推广等主题,策划多角度、多类型的线下或线上活动。如,世博馆将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推动落实“城市人文对话”“旅游目的地推介”“世博友城交流”等3个主题的文化出海项目,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的品牌传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