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无锡博物院也在当天特别举办了“共建文化桥梁丰富精神家园”非遗大师亲临现场、惠民义务鉴定、“馆校合作”项目走进沁园小学等系列主题活动。
一、共建文化桥梁丰富精神家园——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活动
博物馆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不仅在于博物馆个体,更在于博物馆所创造的各种联系——博物馆是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中无法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博物院党总支书记肖炜提到,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各类博物馆教育活动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博物馆阐释方式。
无锡博物院党总支书记肖炜为特聘导师颁发聘书(左起:无锡博物院党总支书记肖炜、惠山泥人第七代传承人龚琦、精微绣大师赵红育、留青竹刻传承人乔锦洪、惠山泥人代表性传承人王南仙、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长赵建高、宜兴紫砂艺术大师吴芳娣、“双契轩”竹刻世家第四代传人乔瑜)
近年来,无锡博物院的教育活动时时创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兼顾趣味性和地方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为了给广大观众朋友带来专业级的教育服务,我院特聘请无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中青年艺术家们作为锡博各项教育活动的特聘导师和艺术指导,进一步推动我院社教工作的发展,共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二、5·18国际博物馆日无锡博物院惠民义务鉴定
5月18日下午2:00,在无锡博物院一楼大厅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惠民义务鉴定活动。活动现场由无锡博物院的专家们坐镇把关,现场人头攒动,各位收藏爱好者纷纷带着自己的宝贝前来“鉴宝”。
惠民义务鉴定现场
鉴定物件主要以书画、瓷器、玉器、杂项为主,惠民义务鉴定活动是对收藏知识的一次普及,利民便民的同时,也给收藏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三、无锡博物院“馆校合作”项目走进沁园小学
“国际博物馆日”这天,无锡博物院“馆校合作”项目走进沁园小学,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锡博宝藏”系列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无锡博物院所藏各类文物的代表精品:吴王僚剑、春水玉带饰、元赵孟頫《临兰亭序》等六件镇馆之宝,介绍了这六件瑰宝的前世今生、制作技巧,用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引导学生领略家乡无锡独有的文化底蕴和灿烂文明。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传承家乡文化、争做锡城小主人的美好愿望。
四、“为有暗香来——周国瑾书画艺术作品展”于周怀民藏画馆开展
5月20日上午,“为有暗香来——周国瑾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幕式在周怀民藏画馆隆重举行。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霞、无锡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金元兴、中宣部新闻局原副局长张文祥、江苏省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慧芬、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陆惠玲等领导共同出席了此次开幕式。开幕式由无锡博物院党总支书记肖炜主持,无锡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宗翡致辞。
领导嘉宾共同为画展揭幕
周国瑾女士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写意花卉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美术编辑。作为周怀民先生的长女,自幼受到江南山水的滋养,又长期与周老收藏的历代名画为伴,习事丹青。少年就为京师画童,1949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受业于徐悲鸿、吴作人、艾中信、李可染等艺术大师,技法融会贯通中国传统笔墨与现代艺术创作,其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善绘花卉,尤爱牡丹、梅兰竹菊,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作品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尽显本人豪爽豁达的性格。退休后的周国瑾女士更是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较大贡献。
本次展览共展出周国瑾代表作品90余幅,既是作为“纪念周怀民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项目的延伸,也是周国瑾女士对父亲周怀民先生的一种深情告白和纪念。
花开动京城——绿牡丹图
修得善人果
悠悠清香
黄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