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给子孙留下千年帝都的城市记忆!"
在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河南省人大代表韦娜建议:应加快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立项,并列入2018年省政府投资计划,为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构筑全国文化高地做出新的贡献。
河南省人大代表韦娜
洛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丝绸之路和隋唐大运河的交汇点,作为中国运河的源头、隋唐大运河的核心区域,运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运河文化遗产丰富,洛阳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一名文博研究员,韦娜说,在洛阳规划建设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激发中华优秀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助力打造中华文明的一个金名片。有利于凸显隋唐大运河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沿河文化遗产集群的保护利用,再现"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延续中华历史文脉。有利于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显著改善生态环境,为文化带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建设协同推进的新模式。
韦娜认为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定位应放眼全国,建成国家级博物馆。"韦娜说,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源头和枢纽,在博物馆的基本展陈之上,应涵盖:隋唐大运河保护展示中心、考古科研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打造成国内外运河文化的交流平台。
韦娜代表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加快隋唐城大运河遗址博物馆的立项,并列入2018年省政府的投资计划。对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展示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強有力的支持,让隋唐大运河遗址博物馆的建成能集中展示我省四线交汇的地位,作为河南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带"战略的重要抓手。强化洛阳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大运河、万里茶道四条文化走廊交汇的历史地位。为子孙留下千年帝都的城市记忆、为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构筑全国文化高地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在偃师二里头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大道即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以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作坊区、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和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等…。
"偃师二里头遗址"据考古人员推断,已有3600年至3700年之久。??可以说,"二里头遗址"是最早的中国,是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
二里头遗址发掘工地
二里头遗址发掘工地
二里头遗址发掘工地
二里头遗址发掘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