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时艺多媒体、阁林文创公司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13日开幕,与会贵宾及媒体们透过电脑断层扫描技术,一窥塔穆特木乃伊神秘色彩。(刘宗龙摄)
开幕记者会上,故宫院长林正仪(中)、大英博物馆代表Nadja Race(右五)、英国在台办事处代表Catherine Nettleton(左五)、故宫副院长李静慧(右四)、黄永泰(右三)、旺旺中时基金会执行长胡雪珠(左四)、阁林文创公司总经理李玉佩(左三)、广达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徐绘珈(左二)、台北六福万怡酒店总经理周復华(左)、台新银行综合企划处资深副总夏敏兰(右二)、城市美学新态度总经理张慧菁(右)一起为活动揭幕。(刘宗龙摄)
「沃婕特」之眼 护身符(刘宗龙摄)
心臟圣甲虫(刘宗龙摄)
古埃及人将死去的人制作成木乃伊,为求永生,现在透过大英博物馆最新电脑断层扫描技术,这些封存千年的木乃伊,生活资讯也被重建,包括性别、年龄、身形、疾病、饮食习惯等,都一览无遗,彷佛再生。由时艺多媒体策画的「大英博物馆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一口气展出6尊木乃伊、超过200件古文物,现正于台北故宫展出。
健检塔穆特…3千年前也曾中风
不拆绷带 也能探索细节
上回大英博物馆来台展出木乃伊是10年前,昨(13)日开幕记者会上,旺旺中时基金会执行长胡雪珠兴奋表示,「这回除了有木乃伊和古文物,还有电脑断层扫描技术、3D列印技术等科技辅助,让这些文物背后更多的细节故事呈现在民眾眼前。」
走进展场,策展人之一丹尼尔?安东尼(Daniel Antoine)即幽默提醒民眾,「注意了,躺在你眼前的木乃伊不是物件,而是真正的人,他们曾经活过。」丹尼尔?安东尼表示,透过最新的电脑断层扫描技术,已可达到不用打开棺木、拆开绷带,不用冒着木乃伊崩解的风险,也能探索包在里头的木乃伊生活细节。
丹尼尔?安东尼说,研究木乃伊的过程耗时耗力,「扫描一次只要短短几秒钟,困难的是重建扫描片所提供的资讯,往往一片电脑断层扫描片,我们需要花费1千小时研究,研究一尊木乃伊,则需要上万小时才能完成。」
丹尼尔?安东尼说,这次为台湾特别挑选6尊木乃伊,包含男女老幼,「这些木乃伊来自不同的职业,有祭司、歌手,也有平民和小朋友,胖的、瘦小的,民眾们可看到古代人不同的生活面貌。」
展出6尊200件古文物
另一位策展人玛丽?范登费斯(Marie Vandenbeusch)表示,透过电脑断层扫描的辅助,在祭司厄索鲁木乃伊身上,找到许多特殊的护身符,「我们透过3D列印将这些别致的护身符列印出来,虽然还在探究这些护身符背后的意义,但是古文物的样貌重现,让我们非常兴奋。
「大英博物馆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展期至2018年2月18日,地点在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大楼一楼特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