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建馆20周年系列馆庆活动

日期 | 2017-11-13 来源 | 弘博网 作者: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10月26日,为纪念三星堆博物馆建馆20周年,推动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的发展,探索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之路,展现中国西周青铜文化,三星堆博物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传承·创新·发展中国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宅兹中国’西周青铜器精品展”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开幕式。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辉,德阳市副市长廖凯,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琼,广汉市委书记张俊懿,广汉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杜尚武以及100多位博物馆馆长、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开幕式。

WDCM上传图片

  不忘初心:传承文明续写传奇

  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辉开幕式上致辞,当前德阳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文化名城”,迫切需要在文化上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希望三星堆博物馆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各大博物馆的学习交流,认真贯彻“文化走出去、文物‘活’起来”的理念,不断挖掘诠释三星堆文化的多元价值,探索新时代文博事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把博物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古文化科普、研究和展示中心。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琼在会上表示,三星堆博物馆建馆20周年是四川文博界的一件盛事,希望三星堆继续发扬特色、开拓创新,在致力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整体学术研究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文化产品。

  广汉市委书记张俊懿在会上表示,三星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推动三星堆古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物在百姓文化生活中“活”起来,不断增加全市人民的幸福感、自豪感。

  开幕式上,三星堆博物馆第五任馆长朱家可作了《世界的三星堆,三星堆的世界》主旨演讲,回顾了二十年三星堆发展历程。1929年,燕道诚惊世的一锄敲开古蜀国的大门;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的重大考古发现,让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从1987年开始筹建,1992年工程奠基,1997年10月26日建成开馆,肖先进、敖天照等第一代三星堆人筚路蓝缕十余载,三星堆博物馆“从无到有”,从遗址一角荒芜的河滩地,发展成为向世界展示文明风采的“国家名片”,谱写了一段“小地方办大馆”的传奇,开创了四川文博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十年来,三星堆博物馆坚持以“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为宗旨,在办馆理念上明确提出走“馆园一体”的创新之路,将三星堆博物馆定位为融历史博览、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在突出博物馆专业学术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旅游休闲功能,保护与利用并举、文化与旅游争辉,博物馆陈列、文保、修复、学术、遗址保护、外展、宣教、文化产业等各项事业成绩显著,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三星堆已成为长江文化之源、连接世界之窗、文化创意之魂。

  “二十年后,文物要活起来,文化要走出去,三星堆文化要‘从有到无’,这个‘无’,就是要无处不在,我们要续写传奇……”。对三星堆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之路,朱家可表示,三星堆博物馆将通过“三星堆+”跨界营销,推动三星堆古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三星堆成为世界级的文化“IP”;构建以三星堆博物馆为核心,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三星堆文化产业园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推动三星堆遗址“申遗”,打造中国版的“迪斯尼”。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推进三星堆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古文明学术研究高地两个定位,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着力构建三星堆古蜀文化传习传承传播体系,不断提升三星堆知名度和影响力,延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让三星堆的世界名扬四海,让世界的三星堆灿烂辉煌!”朱家可表示。

WDCM上传图片

  纵横求索:国内百位馆长共同探讨博物馆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如何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博事业发展,成为每位文博人急需思考的问题。

  26日,在“中国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殷墟博物馆、成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等近百家国内知名博物馆的馆长论道雁江,探讨了“如何让文化‘走出去’、文物‘活起来’”“新时代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等重要话题。

  上海大学副校长段勇、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陈叙良、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等文博专家学者在“中国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与广大同行分享经验与心得。

  文化盛宴:最具礼仪文化的青铜器亮相三星堆

  26日,“宅兹中国”西周青铜器精品展在三星堆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汇聚来自四川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岐山县博物馆、周原博物馆、陇县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的130件(套)文物,为期4个月,观众可以免费观展。展览萃集西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文化遗址出土的精品,包括何尊、带盖龙纹鼎、伯各卣、伯公父瑚、西周饕餮纹铜罍等国宝将亮相。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繁衍生发的卓然特立之文化。周初重器“何尊”铭辞云“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中国素享“礼乐之邦”之美誉,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之底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进入文明社会的戛戛独造,至西周而臻于完善,最终为中国文化基本特色之形成奠定了基础。作为西周礼乐文化之载体,西周青铜器以其典重的铭文、精湛的工艺及浑雅的风格,为华夏文明树立了一座熠熠生辉的丰碑。

  “我们举办这次西周青铜器精品展,就是为揭示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营养和文化艺术精髓以及中华多元文明的绚烂多彩,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广汉市文物局副局长朱亚蓉介绍。

  负责布展的三星堆博物馆研究部部长吴维曦介绍,展览将借助这批西周青铜器,讲述其背后的史迹与人的信仰、审美趣味和文化选择、传达“郁郁乎文哉”的宗周礼乐文化精神内核,揭示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营养和文化艺术精髓、给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之以启迪,并通过比较展示陕西宝鸡“弓鱼”国墓等所出器物与四川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器物,探索蜀踪及周王朝与古蜀国多维度的互动,讲述文化意义上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之故事。三星堆博物馆近期修复的一件文物精品西周饕餮纹铜罍也该展中展出。